應急處理平臺總體技術架構設計如下:
應急處理系統總體架構圖
如上圖所示,應急處理平臺將以“五橫二縱”體系為基礎,同時考慮外接系統接口,形成“5層2體系+1”的結構。“5層”,即服務渠道層、應用層、應用支撐層、信息資源層、基礎設施層,“2體系”,即安全保障體系以及運行維護與支持體系,“1”即外接系統,下面逐一闡述。
l 服務渠道層
采用統一系統入口、用戶認證以及門戶技術,滿足系統所有的服務渠道,包括:應急監督員、分析員、協調員、區網格化管理監督指揮中心、應急辦、功能區/街鎮網格化管理中心、公共設施相關行業單位以及各類熱線等。
l 應用層
體現了系統主要的應用功能,包括10個子系統,分為應急處理過程和應急常態管理兩部分,后者為前者的高效執行提供有力支撐,體現了應急管理的常態管理機制。
? 應急處理過程涉及的主要應用,包括應急協調應用系統、善后處理系統、智能輔助決策系統;
? 應急常態管理涉及的主要應用,包括預測預警系統、培訓演習系統、評估分析系統、物資管理系統、預案管理系統、專家知識管理系統和隱患管理系統。
l 應用支撐層
應用支撐體系主要是為應用系統的開發提供技術支撐,通過實現應用系統所共有的、與業務無關的技術性功能需求,形成一個完整的技術框架。
? 從電子政務的基本要求考慮,包括:門戶支撐、信息交換、認證授權和基礎服務,支撐了應急常態管理的應用功能;
? 從應急業務的特殊性考慮,包括:聯機分析平臺、共享交換平臺、圖像信息平臺、工作流平臺、GIS展示平臺、通信支持平臺,支撐了應急處置過程的應用功能。
兩者的有機結合,為應用層的10個子系統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。
l 信息資源層
梳理和建立應急信息資源體系,是應急管理的核心,目的是加強應急信息資源的有效管理、開發和利用,保證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整合,支持信息資源的交換。
信息資源層,主要包括應急基礎數據庫、應急業務數據庫的建立和應用,以及開展在此過程中的圖像整合和通信整合。
應急基礎數據庫主要是指人口基礎數據庫、空間信息庫和基礎字典數據庫等;
應急業務數據庫主要是指市政、環衛、消防、公安、交通等領域的應急資源庫(含應急隊伍、應急物資、應急裝備等數據)、應急預案庫、應急專家庫、應急方法庫和決策模型庫的管理;以及通過數據交換實現公安、環衛、民防、市政、建交、氣象等部門數據的整合,實現對地上房屋、地下管線、地表道路、重大隱患和危險源、重要設施、特定天氣、特定公共事件、特定環境等進行數據整合的隱患庫和災情庫;
圖像整合主要是整合數據庫中網格管理、公安、交通、民防的相關圖像資源,建立攝像頭圖層,并實現視頻數字化的展示;
通信整合主要是指通過整合資源庫中電話、傳真、短信、會議、錄音等設施,實現一體化的通信平臺。
l 基礎設施層
根據應急管理的需要,基礎設施層主要包括硬件設施、綜合保障和通信保障。
硬件設施包括有線通信、無線調度、圖像資源、移動指揮通信、應急備份系統;
綜合保障包括綜合布線、防雷接地、電源保障;
通信保障包括:有線電子政務網、無線電子政務網、互聯網、電話網。
l 安全保障體系
系統的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采用適當的安全管理策略,并通過各種技術和管理手段,從不同的層面保證信息系統建設和運行的安全。安全策略包括:網絡安全、政務信息資源傳輸、存儲安全,以及數據備份恢復、身份認證、權限控制等。
l 運行維護與支持體系
系統的運行維護與支持體系,是保障業務運行,支持軟件與硬件的維護與管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,這一部分內容在本方案中不作為重點,故未展開規劃。
l 外接系統
根據本項目的業務基礎,可能的外接系統包括支持預測預警和輔助決策的氣象系統,支持應急處置與常態管理相結合的三級網格化管理平臺,支持重大隱患、危險源監控的重點監控圖像系統等。
應用層、應用支撐層、外接系統層常用的技術如下:
應用層 |
針對預案及執行流程引擎: JBPM 流程模型靈活自定義 |
應用支撐層 |
基于交換中間件的資源共享; 基于資源目錄的管理; 基于語義搜索的信息服務。 |
外接系統 |
WebService 動態頁面引用 消息路由 短信網關 CTI接口定制 多媒體轉換服務 互聯網知識抓取 GIS集成展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