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天氣開始寒冷的時,冬季室內供暖工作是我們要解決的一重大難題。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,離開了暖氣片、電熱毯、地熱等更是難以過冬。自疫情后經濟復蘇討論的一個重要焦點就是“新基建”,“新基建”就是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。
隨著科技數字時代的發展,當“新基建”話題的熱議的出現以后,讓傳統的供熱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,大數據下的發展這項工作已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,但是真正去做好這項工作的企業少之又少。政府明確指出企業發展要提升信息化水平,一方面加劇了行業內競爭、加快了優勝劣汰的步伐,另一方面倒逼企業加入轉型創新、提質增效的浪潮,推動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,從而推動供熱產業的智能化升級,并進一步推動企業升級轉型,產生良性循環。
目前,我國城市集中供熱普遍存在著高耗能、低效率、高污染等問題,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能源資源,還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質量。城市集中供熱的節能降耗已然成為我國節能減排的關鍵領域。為減少能源消耗、實現節能減排目標,供熱企業不斷探索高效環保的供熱方式,將供熱行業與信息技術相結合,利用新興技術替代傳統模式。節能環保硬約束下,推動供熱行業升級改造、實現智慧供熱發展已成必然趨勢。
本項目智能供暖是針對“源-網-荷-儲”系統全過程,以二三維GIS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平臺,以三維可視化為融合渲染平臺,以大數據分析決策為核心平臺,與熱網指揮調度系統、全網自控專家系統、熱網視頻監控系統、熱網收費管理系統、熱網客戶服務系統、熱網設備管理系統、熱網智能巡檢系統、熱網運行分析系統、熱網能耗分析系統、智能二網平衡系統等緊密結合,打造信息透明化、方案集成化、數據可視化、管理智能化的綜合性服務云平臺——智能熱網管控一體化平臺。
二三維GIS地理信息系統
整體界面可分為2D的數據控制面板和3D的熱網管控系統可視化兩個部分。
1、可以結合BIM數據融合可視化,搭建2D、2.5D、3D地圖渲染平臺,支持三維全景可視化查看,頁面簡潔,能夠實現3D地圖對象的輕量級實時渲染;跨平臺操作,使軟件易于操作,方便查詢,減少工作量,提高工作效率,提升服務質量。
2、基于ZTMAP 3DGIS模型,結合熱力站數據、天氣預報、居民用戶反饋,消除冷熱不均,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干預調節,達到全網水力熱力平衡,實現生產、運營智能化,提高供熱安全。生產調度中心的視頻監控系統、熱網參數監控系統,遠程實時監測熱力站內情況和運行數據,調度人員可隨時隨地獲知熱網運行狀態。
3、實現二三維地圖空間數據的查詢定位等可視化基本操作,包括關鍵字查詢、周邊查詢、線面查詢等;實現GIS地圖的常規功能,如全圖、縮放、拖動、測距、測面積、影像圖、刷新、快速定位、智能搜索等;
4、平臺合作主要支持以下功能:
(1)、指揮調度沙盤
可以根據區域塊熱源、換熱站、樓宇等三級劃分,可通過縮放實現相關數據的展示;以不同的顏色展現供熱管網、動畫等顯示實時運行狀態,海量數據實時分析,及時識別隱藏故障(如報警數據、異常數據、設備保修提醒等),通過不同參數指標進行顯示/隱藏區域塊和參數指標;
(2)、換熱站三維可視化
熱換站能夠以區域塊方式展現,可顯示詳細數據,搭建三維可視化地和ZTMAP VR實景地圖,單擊可進入換熱站2D、2.5D、3D工藝圖顯示,還能夠與其它系統進行關聯互動。
(3)、樓宇三維可視化
樓宇能夠以區域塊方式展現,支持從宏觀到微觀的查看;默認顯示主要的指標數據,能夠以2D、2.5D 、3D渲染的效果顯示樓宇相關參數,如供水溫度、回水溫度、閥門開度、室外溫度、室內溫度、平衡率等,支持實時、歷史點運行圖及回放功能;
(4)、水壓監測:能夠在地圖上快速圈定相關站點,顯示其水壓曲線圖數據。
智能熱網系統具有自感知、自學習、自分析、自診斷、自優化、自調節、自適應等特征,以最小的代價實現供熱量與需熱量在時空上的精準匹配,能夠在三維可視化地圖上根據搜索條件、統計結果、緊急事件等快速定位到相關區域塊;實時顯示人員的定位信息,支持語音識別功能接口,實現指揮調度“一句話的事兒”效果。將能顯著提升供暖系統的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。